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美空军研究实验室实施新的机载能量系统基础科研计划

三、几点看法

机载能量系统技术已成为航空装备发展的“瓶颈”技术,严重制约军机的飞行能力和作战效能。但同时,超导技术、纳米材料技术、宽禁带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技术、新型控制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或将为发电、储能、热管理等技术带来新的突破,有望解决上述“瓶颈”问题。美空军长期持续地投资机载能量系统的基础科研,相关的研究成果支撑了型号的发展,为美军航空装备享有跨代能力和指标提升提供了关键基础。

美国诺格公司提出的未来战斗机想象图。该公司认为,热管理技术是未来作战飞机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美空军将其之前启动的“下一代热、电力与控制”(NGT-PAC)计划内容被列为绝密级,很可能是因为该计划涉及的内容会直面未来作战飞机的热管理等解决方案,未来或将成为美空军的一项关键技术优势(美国诺格公司图片)

我国机载能量系统技术长期被视为“配套”,投入不足,当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未来航空装备的发展,使我未来空战平台等装备与强敌之间出现大的能力差和指标差。借鉴美空军经验,我国应将机载能量系统技术视为须主动发展的独立技术领域,按照科学规律,立足解决基础技术问题并进行前沿探索研究,加强机载能量系统基础科研,补齐短板,夯实基础,满足当前迫切需求,支撑未来跨越发展。

201711月,准备参加朱日和阅兵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歼20战斗机(前3架)和歼16战斗机(后3架)。过去,由于认识、机制的等原因,更因为资源限制,我国航空工业将机载能量系统等技术和产品长期视为“配套”。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我军和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转型,加之机载系统日益成为军机作战效能和作战适应性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必须尊重科技发展规律,将航空武器装备所涉及的各项技术技术都视为独立的,不受型号立项束缚实施领先发展,借鉴美空军,不断设立科技专项,不断开展演示验证,持续提高成熟度、技术指标和集成适应性,为航空武器装备型号发展提供丰富的技术储备。简言之,一轮轮“跨代”思维属于装备,也只应属于装备;我们更需要的是从科技视角竖立“超越‘跨代’,以持续科技创新常态化引领战斗力生成与跃升”的新思维。同时必须认识到,我国资源投入规模与美国仍然难以相比,而装备成本问题近来在我国日益突出。因此,除了军方和政府应保持对机载系统技术发展的重视和投入,相关企业也应尽量寻求技术的通用性和跨域拓展应用,特别是考虑军民融合,降低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风险和成本,获取更多的发展资源(中国空军图片)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孙友师)

本篇供稿:系统工程研究所                                              运  营:李沅栩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安防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